RSS订阅
  • 无障碍浏览
  • 辽宁省林业和草原局 无障碍浏览
    您所在的位置 辽宁省林业和草原局> 首页 > 详情页

    沙棘木蠹蛾

    来源: 辽宁省林业和草原局             撰写时间:2021-10-08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Holcocerus hippophaecolus Hua et Chou

      寄主:沙棘       分布:朝阳、阜新市

      识别:

      成虫:雌虫体长37毫米, 雄虫体长19-22毫米,体灰褐色。触角丝状,复眼黑色。前胸背面有“⌒”形黑色毛带,与后缘的的“一”型白色毛片相连,其余均为黑白毛相间。前翅灰褐色,前缘至中脉,翅基至2/3处黑褐色,翅面布满黑色条纹,中室末端有一个小白班,亚外缘线黑色、明显。后翅浅灰色,无明显条纹。

      卵:长0.8-1.0毫米,初产灰白色,椭圆形,孵化前为暗灰色。

      幼虫:老熟幼虫体长50-55毫米,体背紫红色,腹面黄白色,每节有淡红纹。头部深黑色,前胸背板具近半圆形大黄褐斑,前、中、后胸足橙黄色,爪黑色。腹足退化,仅存足掌和趾钩,趾钩三序环,臀足双序中带式。

      蛹:体长47-53mm,深褐色,蛹背第2-7节前后缘具齿状突一列,前列齿粗,深过气门,后列刺细,伸不过气门。

      发生与危害:

      4年发生1代,以幼虫在被害沙棘根际主根和大侧根的蛀道中越冬,翌年春开始活动继续取食危害,6月老熟幼虫爬出蛀孔入土化蛹,7月羽化出成虫并交尾产卵,7月下旬孵化幼虫,10月下旬幼虫越冬。成虫具较强趋光性,飞行迅速,夜间在20-24点集中出现并交尾,平均产卵500粒,卵产在树干基部树皮裂缝和靠近根基土中,每次产15-186粒,卵期平均25天。卵孵化后初孵幼虫钻入树皮,并向下蛀食,到第2年可钻入心材危害,并将木屑虫粪从侵入孔排除。因4年一代,经46个月,13个龄期,幼虫同期大小不整齐,分为1年群、2年群,以此类推。老熟幼虫爬出一般在树冠周围15 厘米深土中做薄茧化蛹,蛹期30天左右,主要危害20年生以上沙棘,危害严重单株虫口达80余头,可造成大片沙棘林枯死。1995年在我省朝阳首次发现,2002年朝阳、阜新地区发生近100多万亩,严重发生超过50万亩。

      防治方法:

      (1)沙棘纯林密度较大林分,结合卫生伐,伐除被害木,清除伐根,集中烧毁。

      (2)先将被害树根部周围清除0.3米树盘,采取用40%杀螟松1000倍液,10%吡虫啉(康福多)1000倍液,40%氧化乐果1000倍液,2.5%敌杀死2000倍液等浇根处毒杀各龄幼虫,浇药后将树盘还土覆回。卵期用2.5%敌杀死等菊酯类杀虫剂喷树根干部及周围地面,毒杀卵及初孵幼虫。

      (3)7月中旬-下旬成虫羽化期,设置诱虫灯组进行集中诱杀成虫。

      (4)成虫期可用沙棘木蠹蛾性外激素诱扑雄成虫。

     

    附件下载

    打印本页】 【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