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省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关于持续推进彰武沙化土地综合防治的建议(第0049号)的答复
吴德东委员:
您好。现就您提出的《关于持续推进彰武沙化土地综合防治的建议》,答复如下:
首先,十分感谢您对彰武地区沙化土地防治工作的关心与支持!
彰武县位于科尔沁沙地南缘,距离沈阳110公里,距离北京700公里,是沈阳都市圈的主要生态屏障之一,彰武防沙治沙重要性和紧迫性十分突出。省委、省政府历来高度重视彰武地区沙化土地防治工作,多任省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到彰武县专题视察研究防沙治沙工作。目前,我省以彰武县为核心,实施了一系列重点生态修复项目(工程),已在辽蒙边界构筑起长1044公里、宽1-3公里的阻沙林带,有效遏制了科尔沁沙地的南侵。彰武县森林面积近年来呈增长趋势,生态状况持续好转。“十四五”期间,省林草局、省科技厅(外专局)、省自然资源厅、省农业农村厅、省农科院、阜新市政府等将持续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落实省委省政府防风治沙固土工作部署,按照清单化管理、项目化落实、工程化推进的工作要求,大力实施辽西北防风治沙固土三年攻坚行动,鼓励新能源产业发展,健全生态保护补偿机制,持续推动彰武防沙治沙高质量发展。
一、推动彰武防沙治沙高质量发展
(一)大力实施生态修复项目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省将国家、省重点生态修复项目向彰武倾斜,实施了三北防护林工程、中央财政造林补贴项目、“双重”规划项目、国土绿化试点示范项目、草原生态修复治理项目等国家项目,完成了大规模造林绿化、千万亩经济林等省级项目,积极助力彰武草原生态恢复示范区建设和柳河生态综合治理。
2022年4月,省直8部门联合启动实施辽西北防风治沙固土三年攻坚行动。当年,共完成建设任务320.83万亩,占年度计划任务的121.6%,其中造林94.98万亩、森林抚育13.25万亩、草原生态修复任务59.5万亩、草原有害生物防治任务153.1万亩。半固定沙地三年总治理任务4.33万亩,已完成治理任务1.05万亩,占总治理任务的24.25%。2022年,彰武县完成造林任务4.7万亩。
省科技厅组织实施了一批省科技重大专项、省重点研发计划等项目,支持辽西北风沙干旱区生态治理与生态系统恢复治理技术集成及生态产业发展规范,科技经费投入1000余万元,开展沙地土壤改良有机基质、沙丘和沙化退耕地植被恢复等6项技术攻关,筛选出当地利于人工繁殖、抗逆性好的优良灌木3种,多年生草本5种,研发出乡土植物扩繁繁育技术2套;建立核心示范区3000亩,有力推动辽西北沙地生态修复和生态经济发展。
(二)落实保护性耕作
2020年,国家启动实施《东北黑土地保护性耕作行动计划(2020-2025年)》,我省从2020年开始实施保护性耕作。2022年农业农村部下达我省任务面积是1000万亩,中央财政安排资金3.8667亿元。彰武县作为科尔沁(辽西北)沙地治理10个县区中之一,2022年保护性耕作任务面积54.8万亩,安排中央财政资金1395.795万元;2023年保护性耕作任务面积69.6万亩。
(三)打击毁林违法行为
2021年,省林草局积极履行森林督察职责,在全省范围内开展打击毁林专项行动,多次召开电视电话会议部署工作。到2022年底,累计核查图斑21063个,发现疑似违法案件2460个。重点挂牌一批典型案件,对抚顺、大连、阜新和朝阳等地毁林种参、违法开矿、违法建庙宇等重点案件进行跟踪督办。为巩固森林督查和打击毁林专项行动成果,省林草局联合省检察院、公安厅开展森林督查问题整改“清零行动”,已完成案件销号30875件,销号率为94.1%。
(四)实行生态效益补偿
为健全辽西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省政府多措并举,落实多项资金支持。2022年,共计落实生态效益补偿资金6.8亿元,其中中央财政落实5.2亿元,省级财政落实1.6亿元。彰武县共计落实生态效益补偿资金1208万元,中央财政落实768万元,省级财政落实440万元。
(五)助力彰武发展光伏产业
彰武县实施以光锁沙工程,2022年在沙化严重的4个乡镇先行先试,积极探索“板上发电、板下修复、板间种植”的农牧交错带生态治理体系并取得成功,促进当地农民增收。
2023年,根据《关于支持光伏发电产业发展规范用地管理有关工作的通知》(自然资办发〔2023〕12号),我局与自然资源部门进一步加强项目用地用林用草审批协调联动,强化光伏发电项目建设的服务指导,加快使用林地草地相关手续的办理,保障项目用林用草合理需求。
二、持续推进彰武沙化土地综合治理
(一)推动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试点工作
以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试点为契机,省林草局进一步完善集体林权流转机制、创新林业规模经营机制、探索生态价值实现机制、建立多元化服务机制等多种方式,深化林权交易管理、林地规模经营、林业金融创新、林业产业发展等重点改革内容。力求扩大林权交易规模和范围,探索交易服务模式,完善集体林权交易服务体系,盘活闲置林权资源,提升林权价值。
(二)强化科学治沙,提升治沙科技能力
围绕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和辽西北防沙治沙,省科技厅将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一是强化创新平台能力建设,持续推动“辽宁省风沙地生态修复及改良利用重点实验室创新能力建设项目”实施,集中开展沙地人工林提质增效、退化草地生态修复等5项技术攻关,对现有防沙治沙技术进行迭代升级。二是组织中科院沈阳生态所、省农科院及沙地所、沈阳农业大学、彰武水务集团等高校院所和企业,建立防沙治沙技术攻关创新联合体,推进产学研协同创新。三是积极争取国家创新资源,以“揭榜挂帅”等机制实施省科技重大项目,组织开展生态环境修复、资源高效开发、固废资源化等关键技术装备创新与应用示范,集中优势创新资源突破“卡脖子”核心问题,支撑辽西北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推进区域绿色低碳转型发展。
(三)优化农耕结构,实现以调减沙
阜新市在落实耕地保护制度的基础上,大力鼓励彰武县实施以调减沙工程,重点调减北部风沙区大田花生种植面积,推广种植高产玉米、酒用高粱、优质谷类等粮油作物及高效特色作物,应用膜下滴灌或浅埋滴灌等水肥一体化技术模式,解决春旱和秋旱的难题。
(四)鼓励彰武构建生态+示范区
根据《辽宁省防沙治沙规划(2021-2030年)》,鼓励沙区发展景观生态旅游业。合理开发和利用森林、草原等资源,结合当地特色人文景观,适度开展休闲避暑、旅游观光、康养度假等为一体的森林生态旅游区。根据《彰武县防沙治沙综合示范区建设项目2022-2023年度实施方案》,选取乡土树种,采用纯林、混交和修复三种模式,在彰武县人工造林6000亩,显著发挥森林三大效益,最终实现生态改善、结构调整、农民增收、财政增长的目标。
(五)优化彰武县造林绿化空间,助力深化“4+2+2”生态治理模式
按照《自然资源部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关于以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成果为基础明确林地管理边界 规范林地管理的通知》(自然资发〔2023〕53号),省林草局将与省自然资源厅调查部门积极沟通配合,对辽西北适合造林绿化的空间进行再次摸底,并积极配合省自然资源厅向自然资源部和国家林草局为辽西北争取造林绿化空间,确保国家重点项目顺利落地实施。
积极支持彰武县启动实施“十、百、千、万”沙化耕地治理工程,力争一年时间,全力打造集农林结合、种养结合、农光结合、常规种植与特色高效种植结合、智慧农业与传统种植结合的“五大工程”。同时,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20万亩,其中,新建5万亩,提质增效15万亩,完善节水灌溉配套设施,大力推广浅埋滴灌技术。
辽宁省林业和草原局
2023年5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