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订阅
  • 无障碍浏览
  • 辽宁省林业和草原局 无障碍浏览
    您所在的位置 辽宁省林业和草原局> 首页 > 详情页
    您所在的位置: 辽宁省林业和草原局> 首页 >  国内资讯

    库布其为全球荒漠化治理贡献中国智慧

    来源: 中国绿色时报             撰写时间:2023-07-13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库布其,中国第七大沙漠,蒙古语意为“弓上之弦”,因其如一根巨大弓弦横卧在黄河“几字弯”之下。

      库布其沙漠总面积1.41万平方公里,横跨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杭锦旗、达拉特旗、准格尔旗。30年前,这里植被覆盖度不足3%,每年出现沙尘暴50多次,被称为“死亡之海”。如今,库布其沙漠有6000多平方公里披上“绿装”,动植物由100多种增至530多种。

      库布其沙漠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生态资源逐步恢复、沙区经济持续发展,形成独特的沙漠治理模式。2017年,《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第十三次缔约方大会在鄂尔多斯市召开。库布其模式受到国际社会的认可,为全球荒漠化治理贡献中国智慧。

      库布其模式:走向世界的“绿色名片”

      在杭锦旗,驱车顺着穿沙公路行进,路边林木葱茏,草地、灌木、乔木错落有致。

      “很难想象吧,就在几十年前,这里黄沙漫天、飞鸟难越。”杭锦旗林业和草原事业发展中心副主任赵云华说,“风吹起漫天沙尘,几米的距离都看不清人。常常是一夜之间,房子就被沙子围起来,门都推不开。”

      库布其沙漠有1万多平方公里在杭锦旗境内。

      “这里是我的家,可我却恨透了这个地方。别人的家有山有水,为什么我的家没有公路、没有水电,只有黄沙?”谈起过往,牧民敖特更花道出了在沙漠中生活的无限艰辛。

      风沙肆虐、交通阻隔等严重制约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杭锦旗曾是国家级贫困旗县。

      为了生存,沙区人民开始尝试种树,与沙抗争。

      1993年,杭锦旗在沙漠腹地进行造林种草试验,通过4年连续不断治理,成功绿化荒沙坡8万亩。

      1997年,杭锦旗穿沙公路动工。通过大规模飞播造林封育,两年后首条“穿沙公路”打通、全长115公里,成为当地的生态路、致富路、希望路。许多农牧民第一次走出沙漠,见到了城市。

      2000年以来,随着“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京津风沙源治理等重点工程的实施,杭旗累计完成林业重点生态工程建设681.07万亩,完成森林抚育及修复144.93万亩。

      “那时候种树,全家人一起干,大家暗暗地和库布其沙漠较着劲儿。”赵云华介绍,进入新世纪,鄂尔多斯确立了建设“绿色大市”目标,出台了“三区”规划、禁休轮牧、生态治理奖补机制等政策措施。

      当地政府大力推行“掏钱买活树”的约束机制和以补代造、以奖代投等激励机制,引导企业和农牧民通过承包、入股、租赁以及投工投劳等方式参与防沙治沙,逐步构筑起了支持库布其沙漠治理的政策体系。

      在各级政府支持下,亿利资源集团等民营企业开始参与治沙,流转农牧民荒沙地,成功探索“灌木为主体、乔草为补充”的乔灌草生态治沙模式,并研发出治沙节水灌木拳头种子、风向数据和微创水汽法植树、数字化智能化植树和立体生态光伏治沙综合开发等核心技术体系。

      库布其治沙逐渐形成了政府政策性支持、企业产业化投资、农牧民市场化参与、技术持续化创新的整体闭环。

      如今,敖特更花成立了养殖合作社、开办了园林绿化工程有限公司,还和其他村民一起承包亿利资源集团荒漠化治理输出项目,先后带领工友赴新疆、西藏等地从事绿化工作。“我想把库布其治沙的经验,告诉其他生活在沙漠边缘的人,让更多生活在沙区的农牧民过上和我们一样的好日子。”

      在库布其,当地群众、政府和企业携手治沙,形成了可借鉴、可复制、可推广的防治荒漠化模式。2014年,库布其沙漠生态治理区被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确立为“全球沙漠生态经济示范区”。

      库布其治沙模式获得了国内和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为全球荒漠化治理贡献了中国智慧、为全球治沙提供了中国样本,库布其沙漠治理也成为中国的一张绿色名片。

      产业治沙:“点沙成金”的致富密码

      正午,记者到达了达拉特旗光伏基地。几百万块集中连片的光伏板在浩瀚沙漠铺展开来,尽情地吸收着每一缕阳光,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通过国家电网输送到千家万户。

      “这里是全国最大的沙漠集中式光伏发电基地,也是世界最大的光伏治沙项目。由19.6万块光伏板拼接成的‘骏马图形电站’已通过吉尼斯世界纪录认证,成为世界最大的光伏板图形电站。”达拉特旗能源局电力新能源办公室主任张兵说。

      他介绍,在延伸“光伏+生态治理+有机农林+沙漠旅游”模式的基础上,光伏基地二期项目补充提升了沙漠研学、智能科普、光伏田园、生态牧业等产业功能,实施生态修复2.1万亩,套种紫穗槐、红枣、甘草等经济作物1.9万亩,规划建设600亩生态景观区,建设牡丹园、玫瑰园等观赏植物园;同时,总投资1.7亿元,建设存栏2.5万头、占地1500亩的“牧光互补”高端肉牛标准化养殖项目,预计投产后将带动周边约1100户农牧民增收和20万亩青贮牧草种植。

      生态环境改善,为当地农牧民发展个体经济创造了更多可能。

      在准格尔旗布尔陶亥村,“80后”郝海娥与丈夫一起承包110多亩果树,并在荒山种植苹果、李子、大杏和海红树等经济林,果树下面养鸡5000多只,平均每天销售鸡蛋1000颗左右,年均出栏鸡5000只,年综合纯收入30万元。

      每年4月中旬,准格尔旗福路村杏花漫山遍野,十几万亩杏树让这里成了远近闻名的杏花村,已成功举办七届杏花节。福路村党支部书记段金华介绍,在带动全村旅游发展的同时,现在村集体正探索用杏仁做传统杏茶。

      旅游业逐渐成为当地支柱产业。

      在达拉特旗银肯塔拉综合试验示范区,原本寂静的沙漠现在驼铃声声,伴随着游人的欢声笑语,旅游热度日益提升,年接待游客15万人次、年收入6000万元,实现了林草生态可持续循环发展。

      依托库布其沙漠特有的自然风光和多年来的生态建设成果,鄂尔多斯建成了银肯塔拉、响沙湾、七星湖、恩格贝等多个生态旅游景区,形成了目前国内沙漠旅游中产品最全、覆盖客群最广的沙漠产业集群,实现了从因沙致贫到因沙致富的转变。

      近年来,鄂尔多斯积极培育壮大林沙产业,持续推进木本粮油、果树经济林、灌木加工利用、林下经济、森林旅游、森林康养、种苗花卉等产业高质量发展。2022年,全市林业总产值46.5亿元,农牧民来自林沙产业人均纯收入2700元。

      库布其人民曾经祖祖辈辈为沙所困、因沙致贫,如今因绿增收、兴绿而富,真正实现了生态改善、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的多方共赢。

      家庭林草场:农牧民尽享“绿色红利”

      坐在车上,一路绿意相随,记者先后来到达拉特旗农牧民雷爱强和周志忠的家庭林草场。沙柳、柠条是这里的主要树种,也是主要的经济作物。

      雷爱强承包了2400多亩草场,种植柠条。讲起种植经验,他侃侃而谈:“柠条种下了,后期保育更重要,前两年完全不能放牧。我家草场新种柠条都会保育5—8年才开始放牧,这时柠条已长到1米多高,枝叶茂盛、根系发达,放牧和干旱也不影响其生长。”

      凭借优质柠条饲料,雷爱强养殖400多只山羊,出栏量达40%左右,每年可卖近200只,年收入20多万元。

      鄂尔多斯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先造后补、掏钱买树,积极探索实施家庭林场、家庭草场生态治理模式,构建以家庭为单位的多种发展经营模式。

      这项极具创新意义的荒漠化地区生态建设与保护“细胞工程”,使得农牧民从过去的林地草原使用者变为建设者、保护者,变为生态治理项目的直接承包人,参与生态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极大提高。

      “鄂尔多斯在全市范围内选出有一定生产经营规模且林地草原权属清晰、在生态建设保护中有一定贡献的家庭,命名为家庭林场、家庭草场,向家庭林场草场户发放拖拉机、割灌机、旋耕机等设备,进一步培育其发展壮大。”鄂尔多斯市林草局宣传办娜荷雅说。

      周志忠家住达拉特旗官井村,2018年承包了7000多亩沙地种植沙柳。在政策支持下,沙柳林挂上了家庭林场牌子。因种植的沙柳种苗成活率高、品质好受到市场欢迎,每年平茬后,种苗远销新疆、西藏等地。全村每年销往全国各地的种苗达50多万株。

      周志忠说:“我和村民承包家庭林场,不仅防沙治沙做得好,还给大伙带来了可观的收入,这样的好政策让大伙积极性更高了,一到沙柳平茬时间,村民们都比着干。”

      鄂尔多斯成功探索出一套独特的家庭林草场承包体系。家庭林草场承包打通了生态惠民的“最后一公里”,让农牧民尽享生态红利。

      “目前,全市累计培育家庭林草场示范户505户,生态覆盖总面积200多万亩。”娜荷雅说。

      时光荏苒,治沙人用智慧和勇气守护的家园越来越美。在库布其沙漠,山清水秀、天蓝地绿、景美人和的美丽生态画卷正徐徐铺陈。(果叮咚 娜荷雅 郭利平)

     

    打印本页】 【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