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枣:三北地区的荒漠宝树
推荐词
沙枣全身都是宝,被誉为“荒漠宝 树”,其根系发达且根上生有根瘤, 具有耐旱、耐贫瘠、生长快、防风固沙的特性,是改良 盐碱地、防风固沙和农田防护林的重要树种。果实是 传统的食品和药材,叶子是优质饲料。沙枣木材坚 硬、耐腐,纹理美观,是家具、小型建筑、农具等良材。 沙枣花芳香怡人,可提取芳香油,又是优质蜜源。沙 枣果又是生物质能源,果粉可转化为燃料乙醇,制乙 醇剩余产物是优质饲料,果核可制活性炭。
树木档案
沙枣是胡颓子科胡颓子属落叶乔木或小 乔木,有刺或无刺,别名七里香、银柳、桂 香柳、香柳。叶薄纸质,披针形,叶正面 绿色、背面灰白色。花芳香如桂花,黄色,1—3朵簇生 于新枝。果实椭圆形,熟时红色。叶、花、果和嫩枝都 披满银白色小鳞片,可保水分和防烈日灼伤。沙枣天 然分布于我国降水量低于 150 毫米的荒漠和半荒漠 地区,因生长环境多伴随着风沙生长而得名沙枣。沙 枣易繁殖,播种、扦插、压条、根蘖分株都易成活。因 其具有固氮根瘤,即使生长在贫瘠的沙地上,也能生 长茂盛。原产我国的沙枣有 2 种 1 变种,分布范围有 差别,用途大致相同。
沙枣具有极强的生命力,是防风固沙和水土保持的功臣,被称为全身都是宝的荒漠绿色卫士。图为成熟的沙枣压满了枝头 刘冰摄
沙枣树在戈壁、沙漠边缘很常见,是一个不起眼很普通的树种。人们称沙枣树为“不死树”。它生命力顽强,风吹不倒,沙埋不死,生长快、抗干旱,耐盐碱、耐贫瘠,防风固沙作用大。在广袤的戈壁滩上,在生态脆弱的沙漠边缘,营造防护林和“四旁”绿化树,许多人选的树种就是沙枣树,它被誉为抗风沙的先锋。
沙漠面包沙枣果
成熟沙枣果实的果肉为粉质,甘甜沙绵,含粗蛋白7.94%、粗脂肪1.34%、粗糖53.41%、8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和多种微量元素,是营养价值较高的食品。在沙枣产区,沙枣果自古是水果和粮食。据史料记载,清朝乾隆年间农民以胡麻、豌豆、麻子、沙枣磨屑以做炒面,甘肃新疆两地人皆喜食之。沙枣果未充分成熟前有苦涩味,霜降后就会变甜。大果品种出粉率达85%,小果品种出粉绿率46%—57%。高产的一株年产果50公斤以上,低产的一株也能产果10多公斤。高产的几株沙枣树出粉量与一亩小麦的出粉量相当,因此,也有人将沙枣称为“木本粮食树”。
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困难时期,沙枣果粉就充当了主粮。在食物丰饶的当今,沙枣成为产区特色美食,人们常把沙枣果粉掺和面粉做油煎饼或烤馍馍。在我国西北,常看到沙枣面油饼,金黄可口,香味浓郁。沙枣面烤馍馍,既有麦香,又有枣香,特别好吃。此外,人们还用沙枣干果泡茶。三北荒漠地区的人们视沙枣为宝树,有人家的地方,就种有沙枣树。
沙枣果除作为粮食、鲜水果和干果外,又用于加工成各种副食品:沙枣糖、沙枣醋、沙枣酒、沙枣饮料、沙枣糕点、沙枣果酱、沙枣露酒等。
全身是宝可入药
“金花银叶片,端午十里香。”端午节临近时,沙枣花就开放了,枝条挂满一簇簇的金黄小喇叭花,花期可持续3周。金花飘香惹人喜爱,此时的沙枣树林成了旅游热点。产区不少地方都设立了沙枣旅游景点。人们驻足花下,留恋花香,离开时还要折些花枝回去插在花瓶,使得满屋香气长达十几天。沙枣花是很好的蜜源。沙枣开花时会吸引大批流动养蜂人来养蜂采蜜,产出的沙枣花蜜质优量大。
沙枣花开香飘戈壁 王奎平摄
沙枣鲜花含芳香油0.2%—0.4%,可提取芳香油,用作化妆品和皂类香精原料。
沙枣又是一种很好的药材,果实、根皮均可入药,茎枝分泌的胶汁,干燥后也能入药。《新疆中草药手册》记载了沙枣果、树皮、树胶的药用。沙枣果有强壮、镇静、固精、健胃、止泻、调经、利尿作用,可治疗胃痛、腹泻、身体虚弱、肺热咳嗽。从果实中制得的鞣质和胶质的浓缩物,有抗炎作用,可用作口腔含漱剂,又可作为收敛剂,用于治疗结肠炎。沙枣树皮有清热凉血、收敛止痛功效,可治疗慢性气管炎、胃痛、肠炎。外用则可治疗烧烫伤,有止血功效。
老树的枝茎会分泌出像桃胶的树胶,干燥后可作药材,主治骨折,也可作为阿拉伯胶和黄芪胶的代用品。在新疆一带,人们习惯收集沙枣树胶用作天然的护发剂。
沙枣果是牲畜的优质饲料,牲畜食了可增膘肥壮,增强生殖能力。沙枣叶含蛋白质4%、糖15.7%、脂肪2%,与“牧草之王”苜蓿相比,除蛋白质含量稍低外,脂肪含量高出10倍,糖类含量也远超苜蓿。
防风固沙的勇士
沙枣虽为胡颓子科植物,但也如豆科植物一样生有根瘤,具有固氮的能力。因此,将它种在贫瘠的沙地上,一样能生长得非常茂盛。
一串串红色沙枣 王奎平摄
沙枣根系发达,主根深6—7米,侧根横展达10—14米,树高一般6—10米,高者可达15米。相对于大部分沙生耐旱植物都是灌木或草本而言,沙枣是大个头,如此的体量对风沙有“密不透风”的作用。树干被沙埋或吹歪倒后,容易长出不定根以维持植株继续生长,只要整株不被埋没,都可继续生长,如此顽强的生存能力,致使大部分都能抵抗风沙肆虐而长成大树。成排成片的沙枣林,能形成稠密的防风墙。
沙枣是三北防风治沙70多年历程中常用的树种之一。1978年国家启动三北防护林工程后,沙枣是乔灌草结合科学治沙、增加治沙经济效益的乔木之一。
20世纪50年代末,位于巴丹吉林沙漠南缘的甘肃省临泽县,沙尘暴频发,当地人民深受风沙侵袭之苦。政府号召当地人民植树造林防风沙。沙枣被首先选中,由于其生命力强,加之水利配套工程到位,造林几年后,荒凉的巴丹吉林沙漠南缘变成了生机勃勃的沙枣林,一排挨一排的沙枣树犹如列队布阵的勇士,向沙漠宣战,与风沙搏击。临泽人民在营造沙枣防风林的基础上,进一步在沙枣林外围采用乔灌草结合科学治沙,连年向沙漠推进造林治沙,迫使沙漠后退了几公里。
哪里需要防风沙,哪里就有沙枣树。沙枣也是新疆的重要防护林树种。据统计,目前新疆有沙枣防风固沙林和农田防护林300多万亩。
适应盐碱有专攻
沙枣有选择性地耐盐碱,对硫酸盐碱地适应性强,在总含盐量1.5%的硫酸盐碱地仍能生长,也能在中重度苏打盐碱地生长。但对氯化盐碱地适应性较差,在总含盐量0.4%的氯化盐碱地就生长不良。
新疆阿勒泰地区哈巴河县,土壤盐碱化严重,人们有针对性地选择沙枣大面积造林,获得很好的防风固沙、改良盐碱地和绿化美化效果,每年冬季吸引大批太平鸟迁徙到沙枣林中栖息、觅食,成为当地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小鸟在沙枣林中觅食 陈礼摄
陕西榆林地域中的毛乌素沙漠得到有效治理,其中的举措之一是科学选择绿植。在几十年的治沙历程中,当地以适地适树、因地制宜的原则,针对毛乌素地下水盐分高的情况,反复尝试,选择出合适的树种沙枣、沙柳、柠条等进行大面积栽种。
近年来,沙枣产业不断发展,促进三北荒漠治理“三赢”。
沙区发展沙枣产业,能获得生态、经济、社会三大效益。沙枣产业已被纳入我国林草“十四五”规划。此外,随着对沙枣果开发利用研究的深入,已经具备把沙枣果转化为生物质能源的技术:沙枣果粉可转化为燃料乙醇,果粉发酵后剩余物干基可作为优质饲料(酒糟蛋白饲料),果核可转化为活性炭和工业蒸汽,生产过程中的副产品二氧化碳可用于食品加工和油田驱油开采。沙枣的栽培技术日趋成熟,已经陆续培育出沙枣良种,沙枣良种使沙枣果身价倍增,机械化采摘已经投入研究,具备升级为大规模产业化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