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订阅
  • 无障碍浏览
  • 辽宁省林业和草原局 无障碍浏览
    您所在的位置 辽宁省林业和草原局> 首页 > 详情页
    您所在的位置: 辽宁省林业和草原局> 首页 >  社会关注

    【辽报】小山村做出 原生态特色产业大文章

    来源: 《辽宁日报》             撰写时间:2022-11-28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薛利超 本报记者 翟新群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我们准备把村里的果脯深加工产业搞起来,将本地原生态产业做出品牌,带领乡亲们走出一条高附加值的致富新路。”11月25日,党的二十大代表,绥中县永安堡乡北河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孙国华,在自家院子里一边摆弄着晾晒中的苹果果脯一边说,“手工果脯用的是最原始的制作工艺,经过反复蒸晒,品质特别好。”

      永安堡乡森林植被覆盖率高,距离绥中县城70多公里。这里原始森林密布,山路曲折,附近就是著名的明代野长城,闻名遐迩的锥子山长城“三龙聚首”处也在这里。

      “原生态是北河村的最大优势。”从北京返回的这些日子里,孙国华一直在思考——北河村地处大山深处,土壤、空气绿色无污染,民风淳朴,景致独特,还有长城文化内涵,很适合发展原生态特色产业。

      连日来,孙国华每天不停地进屯入户,或到田间地头栗子树下,或坐在村民家炕头上,结合自己的想法,深入浅出地向党员群众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仔细听取大家的意见建议。

      孙国华认为,只有更好地把乡亲们团结起来,才能让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合力谋划北河村未来的发展。

      “村里要组建一支果树技术小队,到外地学习取经,尽早把苹果、梨、猕猴桃、栗子等产业做大做强。”听了孙国华的设想,老党员马景怀和邻居们都拍手叫好。

      由于北河村的水果品质高,市场销路一直很好,产品畅销全国。十年来,环村屯种植了6.5万棵抗旱能力强的板栗,山多地少的劣势立刻变成了发展致富的优势,200多名村民仅靠种植板栗,年人均收入就增加了1700多元。

      “大家尝到了甜头,主动在房前屋后种上栗子树。烂泥洼那两个小屯子,户均种植栗子树都已经600多棵了,今年的收入又蹿高哩。”马景怀兴奋地说。

      “还要大力发展休闲采摘旅游啊。”见多识广的老党员郝云武建议。近年来,长城脚下的北河村软枣猕猴桃观光采摘园,每年都给村集体经济创效12万元。

      “今年,我们要在东戴河做个广告,把那里的游客引到咱村来,让他们在这里体验田园生活,品尝大山绿色美食。”阳光下,孙国华与乡亲们共同畅想美好未来。

      记者手记

      乡村产业振兴要找准方向。必须立足市场需求、自身条件、发展规律,因地制宜,以差异化、特色化发展取胜。

      原生态是北河村的最大优势,该村把本地的原生态产业做出品牌,得益于村党支部的凝聚力。在孙国华的带领下,北河村党组织战斗力增强了,原本贫困落后的村子,如今变成了百姓致富有项目、出行更便捷、环境更优美的美丽村庄,人均年收入从2012年的不足2000元,增加到2022年的近2万元。未来,北河村的原生态特色产业发展之路一定会越走越宽广。

     

    打印本页】 【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