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报】逛凌源迎芬芳 邂逅“和美花乡”
凌源百合博览园花开四季吸引游人。本版图片由本报记者张旭摄
宋杖子镇大力发展花卉产业带动农民增收。
本报记者 张 旭
核心提示
时值冬季,凌源市乡村大棚里却花香正浓。当前,凌源市正在全力建设“和美花乡”,按照科技—种植—加工—交易的产业链发展方向,进一步强龙头、补链条、兴业态、亮品牌,全力推动花卉产业高质量发展,力争到2025年底,培育特色花卉乡镇6个以上、年产值达到12亿元以上。
花卉产业铺就致富路
初冬时节,走进凌源市宋杖子镇范杖子村,村容村貌干净整洁,一栋栋设施农业大棚整齐排列,大棚内绿意葱茏,村民们正在大棚里采收百合花,小村处处呈现出一派产业兴旺、村美民富的美好景象。目前,范杖子村年集体经济收入超40万元,群众人均增收达4万元。范杖子村只是凌源市建设“和美花乡”的一个缩影。
“南有云南,北有凌源”,去年以来,凌源市全力建设“和美花乡”乡村振兴示范区,划定万元店镇、小城子镇、宋杖子镇、城关街道且集中连片的15个行政村作为乡村振兴示范区,大力发展花卉特色产业,实现整村推进、有序开发,一村带多村、多村连成片,推动花卉产业向科学化、规模化、产业化方向发展。以农促旅、以旅富农,深入开展人居环境整治,改善乡村面貌,着力打造“产业兴、环境美、民安乐”的“和美花乡”。
凌源市建立资本与农民的利益共享机制,大力发展“龙头+基地”“合作社+农户”模式,加快将优势产品形成规模效应。加快推进线上线下一体交易模式,线上深化与京东、淘宝等平台的合作,着力建设涵盖电商、网拍、直播带货等交易场景的新型交易市场。同时,积极对接京东、顺丰等物流集团,推动建立区域冷链物流公共仓,着力打造区域物流枢纽。 如今,作为国内最大的球根类花卉种球繁育及鲜切花生产基地,凌源年产鲜切花2.91亿枝,种球5000万粒,鲜切花花卉产值达10亿元,从事球宿根花卉种植的农户超过2万户,户均收入6万元以上。
“这两年,我们建设‘和美花乡’乡村振兴示范区,让花卉产业与加工、流通、营销、休闲观光等有机融合,协力推动产业提档升级,实现乡村新风貌和红色文化的深度融合。”凌源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高金良表示,依托花卉特色产业,凌源正加快组建一体化花卉全产业链,呈现出农业农村“接二连三”式发展的好气象。
在位于凌源市万元店镇的百合博览园花卉销售直播区,主播张广赢忙得不亦乐乎。作为北方唯一的能够一年四季随时观赏百合鲜花、全年展示500个以上百合品种的主题博览园,这里已成为广大游客的“打卡地”。凌源市百合博览园占地1500亩,建筑面积1.8万平方米的现代化温室及近百亩露天花海,常年盛开着上百种百合新优品种,园中各色百合竞相绽放、充满生机与活力。此外,还有8个主题花卉展示花园。
凌源市以花为媒,将花卉产业与旅游业、特色文化、美丽乡村建设相融合,不断探索“百合+”的产业发展新模式,增强凌源花卉对外知名度和影响力。
“接二连三”建强产业链
日前,在凌源小城子镇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凌源市农业科技研发中心研发楼已经完工,实验设备安装完毕,省农科院花卉所百合课题组将首批入驻。研发中心连栋温室内,数字化温控设施、水肥一体化灌溉系统配备齐全,新品种花卉茁壮生长,这里将打造成为凌源花卉种球的繁育基地,新品种花卉的试种基地。
“目前,凌源花卉品种主要以百合、郁金香、唐菖蒲为主,容易受市场价格波动影响。未来,我们将依托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调整产业园内花卉品种结构、栽培模式,在去年试种的基础上,今年大力推广北美冬青、芍药等适宜凌源种植的优质品种,形成多元互补、稳步提升的发展优势。”凌源市农业部门负责人介绍。
按照科技—种植—加工—交易的产业链发展方向,凌源市“和美花乡”正在有序推进。在凌源小城子镇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投资6000万元建设具有采后处理、冷链仓储、分级包装等功能的花卉集配交易中心,逐步完善以鲜切花为主的花卉全产业链,提升凌源鲜切花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进一步抢占国际国内市场。在农产品深加工方面,投资1700万元的盛世繁花永生花加工厂建设完成,并已经投入使用,进一步提高了生产效率,满足市场大批量、多元化的订单需求,提高花卉产品附加值,带动产业链农户发展生产。
“现在,家乡的产业兴旺,老百姓的腰包越来越鼓,村民们主动参与乡村治理的热情更高了!”宋杖子镇范杖子村返乡大学生姜杰说,“在人居环境整治过程中,村民主动当志愿者,积极参与乡村环境整治活动,范杖子村获评朝阳市‘四个一’美丽乡村示范村。”
凌源市“和美花乡”乡村振兴示范区着眼建设“人居美、生活美、生态美”的美丽家园,统筹推进“四化一整治”,改善乡村面貌和人居环境。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垃圾治理工程提升项目,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硬化工程提升项目,将实现行政村生活垃圾处理率达到100%,实现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程度不断提高,形成地方知名绿色农产品品牌和知名生态旅游景点等乡村生态经济示范标杆。目前示范区内已创建国家级传统村落1个、省级历史名村1个、省级文明村标兵1个、省级美丽宜居村7个,朝阳市级美丽乡村5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