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订阅
  • 无障碍浏览
  • 辽宁省林业和草原局 无障碍浏览
    您所在的位置 辽宁省林业和草原局> 首页 > 详情页
    您所在的位置: 辽宁省林业和草原局> 首页 >  社会关注

    【辽报】候鸟变留鸟 成群野鸭缘何“常住”鸭绿江

    来源: [辽宁日报]             撰写时间:2025-02-13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2月12日中午,一场降雪过后,丹东迎来了明媚的阳光,鸭绿江面波光粼粼。在鸭绿江城区段十二号坝门,绿头鸭妈妈带着一窝毛茸茸的小宝宝,在宽阔的水面上自由自在地嬉戏、觅食。

      近几年冬天,鸭绿江各路“神鸭”云集,且个个大有来头。野生动物保护专家观察到的就包括有世界濒危鸟类、国家一级保护鸟类中华秋沙鸭以及绿头鸭、斑嘴鸭、鹊鸭、绿翅鸭、普通秋沙鸭、红头潜鸭等种类。去年入冬后,多位摄影师还表示在鸭绿江月亮岛附近水域拍到了极危物种青头潜鸭。

      “青头潜鸭是鸟中大熊猫,很难遇到。一方面青头潜鸭对水质的要求很高,另一方面它们很怕人且喜爱生活在开阔的水面上,在我们保护区也是很少见的冬候鸟,能拍到确实很幸运。”鸭绿江口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中心主任马力告诉记者。

      本来是候鸟的野鸭,为何在丹东就变成了“常住居民”?马力介绍,野生动物选择栖息地有三大要素,食物、安全的隐蔽所和水。

      民以食为天,野鸭何尝不是。野鸭属于杂食性动物,常以小鱼、小虾、甲壳类动物、昆虫,以及植物的种子、茎叶、藻类和谷物等为食。鸭绿江流域是由河流、山地和近海水域等组成的复合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且丰富。对途经此地的野鸭来讲,这里无疑就是一处巨大的自助餐厅,食物丰富,一应俱全。

      再看安全的隐蔽所。野鸭通常胆小且警惕性高,一般喜欢在开阔的水面休息,便于它们观察四周环境,在发现天敌后第一时间逃离。像绿头鸭的警惕性就非常高,它们具有控制大脑部分保持睡眠、部分保持清醒状态的习性。也就是说,它们可以在睡眠时,自己给自己站岗。

      丹东虽地处东北地区,但冬季气候却较为温和,并且鸭绿江丹东段距离黄海入海口很近,受到潮汐影响,海水涨落使得江水流动性强,所以鸭绿江在冬季并不容易结冰。开阔的水面与多样的栖息环境,为野鸭等越冬水鸟提供了便利条件。此外,随着人们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不断提高,城市生态持续恢复改善,客观上给水鸟提供了较为安全的栖息环境,让野鸭住得更加自在。

      最重要的就是水质。野鸭是水鸟,天生喜爱水。野鸭需要宽阔的水域作为栖息空间,在选择生存环境时,野鸭会倾向于选择水质更好的水域。尤其是一些有“洁癖”的野鸭,如中华秋沙鸭。它们对栖息地环境和水质的要求严苛,又被称为生态晴雨表,一般会生活在水质清澈、食物充足的地方。一旦生态环境或者水质发生了变化便会立即寻找新的栖息地。近年来,鸭绿江丹东段水质类别长期保持为Ⅱ类,河流整体水质和各断面水质状况皆为优,水质清洁、稳定,是野鸭生存栖息的理想地。

      据自然保护区的专家介绍,野鸭适应性强,也不怕冷,喜欢在南迁的路上走走停停,如果当地的生态良好,它们也会“偷懒”,择一良处过冬。鸭绿江就是一个好选择。“一般来说,野鸭大部队会在丹东地区停留一个月左右继续南迁,但不排除一部分会留恋鸭绿江不愿离去。”马力说。

     

    打印本页】 【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