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订阅
  • 无障碍浏览
  • 辽宁省林业和草原局 无障碍浏览
    您所在的位置 辽宁省林业和草原局> 首页 > 详情页
    您所在的位置: 辽宁省林业和草原局> 首页 >  社会关注

    【辽报】种下酸枣树 既保生态又富口袋

    来源: 《辽宁日报》(2022年08月17日07版)             撰写时间:2022-08-17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本报记者  王晓波

      炎炎夏日,走进铁岭开原市城东镇姜家村,一片山坡地被酸枣树装扮得绿意盎然。这是村里今年引进的酸枣树种植项目,不仅为村民开辟了增收致富的新路子,还极大地改善了生态环境。

      姜家村耕地、山地资源丰富。村党支部书记徐文臣告诉记者:“咱村百姓以前一直以种植玉米为主。近几年,响应退耕还林的号召,部分未改种的山坡地成了闲置荒地。”今年,城东镇党委、政府鼓励农民利用闲置山地发展特色树木种植。姜家村积极行动,最终把目光锁定在酸枣树种植上面。

      “别看酸枣又小又不起眼,但它全身都是宝。”徐文臣说,村“两委”外出考察市场,发现酸枣树十分适合在沙土坡上栽种,并且市场潜力大,酸枣叶可以做茶饮,酸枣仁安神补脑,有治疗神经衰弱、失眠、养肝等疗效。于是,村“两委”把种植经验丰富的能人请到村里,开辟了这片荒山坡。

      酸枣树于今年6月正式落户姜家村,两个多月后,树苗长至30厘米高。因为酸枣树要4年才能进入盛果期,村里便在垄沟间套种了大豆。“在前两年,酸枣树长得并不高,套种大豆不仅能够扩种油料,还可以弥补收入空白。”徐文臣说,村里拿出300亩山坡荒地种植酸枣树,套种的大豆有130余亩。

      酸枣树套种大豆,受汛期影响不大,因此,两种作物长势都不错。“虽然第一年酸枣树看不到效益,但从目前长势看,一亩地可产大豆近400斤,预计每亩纯收入可达800元。等酸枣树进入盛果期,不但可以改善生态环境,而且每亩地预计产果2000公斤,效益将超万元。”徐文臣表示,在坡地创新种植方式,让荒山变成了“金山”,成功引起了村民的关注。眼下,田里活儿不忙,经常有村民过来参观、取经。

      城东镇党委书记门震表示,在山坡地种酸枣树,既保生态又富口袋。未来,城东镇将通过政府扶持、技术支持、项目带动、产业链延伸等措施,多管齐下,推动酸枣产业规模发展、绿色发展。

     

    打印本页】 【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