彰武:“沙窝子”写就的治沙传奇

来源:              撰写时间:2024-08-30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8月的彰武,目之所及除了绿树,有一片大草原吸引了人们的视线,人们为之惊叹,为之赞美,也为之期冀。殊不知,这片草原得来并不容易。

为了让草钻出来

实施草原生态恢复的土地缺乏有机质的风积沙。如何让草从沙地里钻出来,这是彰武草原生态恢复最大的难题。

风口地块人工播种的牧草刚萌发就被风剥走。沙地地表,水浇不到3天就又是白花花的沙滩。太阳暴晒下,地表能达到56摄氏度,小苗刚露头就因日灼沙烤枯死了。要完成“一年初绿、二年满绿、三年见效益”目标,难度超乎想象。

彰武治沙前后对比 阜新市彰武治沙学校供图

但再大的难题也难不倒彰武治沙人。结合20世纪50年代彰武首创的“人工沙障”治沙法,大家确定了2米见方单体草方格的固沙方案。

一时间,彰武草原项目区呈现出一派火热的劳动场面。周边乡镇运来稻草,后新秋镇民兵应急队伍迅速集结,简短的培训也是战前动员。齐凤林,这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老专家与年轻干部一道,迎着风沙和料峭春寒,徒步深入沙地,手把手指导村民编织草方格,十几天不离施工一线。水投集团16台钻机同时进场,昼夜奋战,深度超50米的202眼沙地机井20天全部交付使用。彰武县四大机关率先走进沙区,选择第一个主风口为战场实验种草。干部群众自发组成互助组,用钉耙细致划开沙土,用点葫芦均匀地播下草籽,然后踩实苗格。全县24个乡镇划定责任区,签下军令状,立下标志牌,插上红旗,展开万人大会战,县直机关负责后勤保障,为前线各乡镇队伍送来热腾腾的饭菜。大德镇组成专业队伍,购置400把喷灌枪抗旱喷灌,畜牧站长武广辉白天指挥喷灌,晚上坚持在现场守护设施设备,实在困了就在车里打个盹,一干就是一个月。

大家就像父母盼望着儿女的诞生,每天都关注着沙地的变化。那段时间,人们每天最重要的事就是去观察沙地和幼苗。草方格周边的稻草下出现零星新苗,马上安排喷灌降雨降温增墒。风过了,立即跑到现场,看看苗有没有被风刮走,沙子有没有把苗压下。10天后新苗连成一片了,抓紧撒施氮肥催壮,30天后新苗占满了整个空间。6月初,彰武县人大代表60余人到草原考察,看着娇嫩的新绿,代表们没有一人踏入草地,只远远望着那片绿色——大家是生怕碰到了刚长出的小草。

2020年10月,辽宁省气象局《彰武植被生态状况对沈阳降尘的影响分析报告》显示:2018年以来沈阳大气降尘量呈明显下降趋势,下降幅度为8.6%。彰武草原生态恢复示范区建设对减少沈阳大气降尘量发挥了显著作用。

“认死理”的老高终于同意了

2018年,辽宁省支持建设彰武草原生态恢复示范区,需要流转大德镇土地3.6万亩,涉及4个自然村15个屯,黄花村就在退耕种草规划区内。

黄花村个别村民建起微信群,有人反复上传往年花生丰收的小视频,明确提出反对退耕种草土地流转倡议。一个花生秧子大户,每年贩运经销花生秧子收入不低于20万元,他第一个不同意退耕种草。村民老高当过多年村主任,在村民中威信高,他自己多年经营农资,种植花生400多亩,对退耕种草非常抵触。

大德镇干脆把全体村民都请上大客车,到章古台固沙所参观,请所长和专家介绍治沙方法和成效,特别是治沙后的变化。村民们表示:“固沙所治理后的样子正是我们做梦都在想的样子,可这么大的面积一起治能行吗?”

村党支部副书记曹永贵趁热打铁,当着全体群众的面表态:自家和哥哥家、儿子家承包的340亩沙荒地、林地全部流转种草!他也劝群众再好好算算账,不光要算算自己的收入账,更要替子孙后代算算收入账。

退耕种草规划区外的大德镇来虎村党支部书记王金儒,连夜赶到黄花村他老同学老高的家中,与他谈心,批评老同学光想着自家收成,忘了自己还是一名共产党员,提示他:“真要是把草原生态治理的大事儿搅黄了,你就是罪人。”

最后,“认死理”的老高思想终于转过了弯子,在微信群里表态“支持土地流转退耕种草”,并转发了自己签字的合同照片。

村干部、党员带头的举动在群众中产生了积极影响。一时间,村头、地头、炕头都成了党员干部群众沟通的平台。仅用不到2周时间,规划区内土地流转工作顺利完成,围栏封育的3.6万亩大德镇第一片草地实现了整合。

就是那位老高,8月草原吐绿时,他带着10多位外地亲友登上大德镇欧李山观景平台,骄傲地介绍:“看,这就是我们彰武人自己种出来的草原。明年,你们再来,我领你们看更美的彰武草原!”(段文刚 任鸿鹄

【纠错】

 

附件下载

打印本页】 【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