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镜头记录彰武治沙人的力量
纪录片《大漠初心——彰武治沙群英纪事》用50分钟讲述彰武几代治沙人的故事。 受访者供图
本报记者 谭 硕
核心提示
近日,我省制作的电视纪录片《大漠初心——彰武治沙群英纪事》(以下简称《大漠初心》)获得第十七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该片于去年与观众见面,并在央视纪录频道、国际频道等多个平台播出,播放量超过500万次。当70多年的艰辛治沙历程浓缩成50分钟的影像,治沙人的精神震撼着我们。彰武几代人接续奋斗、矢志不渝的治沙故事,正通过纪录影像被人铭记。
用纪录片还原事实
从空中俯瞰,绿色覆盖着彰武。在《大漠初心》第一帧画面中,辽阔无垠的天地让人心旷神怡。你很难想象,这是地处中国最大的沙地——科尔沁沙地南部、新中国防沙治沙的起始地。
荒漠化是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全球性重大生态问题,我国是世界上荒漠化最严重的国家之一,荒漠化土地主要分布在“三北”地区,其中就包括被人称为“沙窝子”的位于辽宁西北部的阜新彰武。
70多年来,彰武人不断探索、久久为功,让“沙海”变“绿洲”。用纪录影像展现彰武70多年的治沙历程,《大漠初心》通过几代治沙人的人生故事,致敬“矢志不移、永不退缩、默默无闻、甘于奉献”的治沙精神。该片由省委宣传部、省林业和草原局、省公共文化服务中心、阜新市委宣传部出品,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指导,省文化艺术研究院和彰武县委、县政府联合摄制,于2023年正式播出。
为了找寻当年的历史,《大漠初心》创作团队5次深入阜新。“从阜新市彰武县气象局、固沙造林研究所到治沙产业示范基地等相关机构,从科研院所到辽蒙边界林、乡镇村屯,我们多次进行实地调研和采访。”省文化艺术研究院院长、该片总导演梁海燕介绍,“几代人的坚守,那些真实的人和故事打动人心。作为辽宁人,我们有责任讲好辽宁故事。”
以何种艺术形式、如何展现这段历史,对于这一问题,创作团队反复研究,认为纪录片是最有力量的形式。“因为纪录片的力量源于事实,透过镜头,更能传递出这段历史的震撼。”梁海燕解释。
纪录片从个人的人生故事切入,选取了70多年来彰武治沙史上代表性人物,包括筚路蓝缕带头治沙的第一代治沙人刘斌,将青春奉献给治沙事业的林业专家宋晓东,带领乡亲们植树造林直到生命尽头的北甸子村党支部书记董福财,自筹资金造林2400亩造福子孙后代的造林人侯贵,半生寂寞守护万亩松林的护林员李东魁。“他们的故事本身就串联起这段波澜壮阔的荒漠化治理历程。”梁海燕表示,“从纪录片本身来说,人物的人生故事不仅代表着个人,更是一个群体的象征,一个时代的缩影,也是最能打动观众的。”
阜新市彰武县副县长褚佳琪认为,该片让更多人看见了不一样的彰武:“这里,诞生了新中国第一个防沙治沙的科研机构;这里,探索出的综合治沙方法被誉为中国三大治沙方法之一,填补了我国灌木固沙史的空白;这里,培育的樟子松成了‘三北’防护林工程的主力树种……镜头中,一个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瞬间变为影像,让人们感受到了彰武人在我国防沙治沙历史上所做出的巨大努力。”
历经四季创精品
这是一次历经春夏秋冬四季的拍摄。梁海燕介绍,从2022年初开始,主创团队历时一年多,走了一路,拍了一路,累计行程1万多公里,修改近百次,最终,把100多个小时的拍摄素材浓缩为50分钟的作品。
作为国内优秀的纪录片团队,此前,省文化艺术研究院曾创作出《辽河文明》《古塔辽宁》等展现辽宁地域文化的优秀纪录片作品。“即便有之前的经验,这一次的创作我们依然保持从‘零’出发的心态,尽可能通过镜头语言讲述好这段重要的历史。”该片副导演张洋说。
回忆那段创作经历,张洋已经不记得到底去了多少趟彰武,但片中的一个个镜头,以及镜头外的瞬间他都记忆犹新。他讲道:“当时是15人的摄制组,每天早出晚归。为拍摄下一个个不同的日出,我们曾于凌晨3点出发;为拍摄夜空,我们曾在晚上多次走进林区。而无论多晚,当天的素材拷贝、整理和回放是必做的功课。”
“你所看到的航拍镜头,大多是在春天拍摄的。”张洋分享,“这些镜头的呈现涉及高空拍摄和低空拍摄两个方面。这既需要对镜头拍摄内容的精准把握,同时,也需要过硬的飞行技术。比如,在林间的低空拍摄,既要跟上人物的步伐,同时还有避开树枝以及其他机位,难度大而且危险。”
镜头外,有着太多的故事。
2023年夏,突如其来的一场大雨让摄制组既兴奋又狼狈。为了还原造林人侯贵伐掉因病虫害坏死的树木这一场景,摄制组赶紧来到林子里。由于临时赶场,他们没有带专业的防雨罩,便把仅有的几把雨伞全部给摄像机遮雨用,他们则在雨中被淋成“落汤鸡”。
为了赶进度,工作人员穿着单薄的单衣拍摄深秋;为了展现出穿梭于山林的视角,摄影师扛着摄像机,跟着护林员李东魁在深山中穿行……“无论遇到怎样的困难,我们只希望每一帧画面都足够好。”张洋说。
第一代治沙人刘斌、北甸子村党支部书记董福财已经故去,在纪录片中如何讲好他们的故事,是许多纪录片人面临的难题。主创团队从当地宣传部门、林业部门调取了大量的图片、视频历史资料。“一遍遍地看,从中选出最适合的片段,这个过程花费了不少时间和精力。”梁海燕说。
但在主创团队看来,相较于拍摄的艰辛,片中一个个平凡人物的不平凡事迹更值得尊敬。
治沙一直在路上
在沈阳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教授胡玉伟看来,这部纪录片带给人以精神的震撼,这种震撼来自彰武治沙集体的力量。
一组数据显示出集体力量的伟大。刘斌那代治沙人面临的是彰武全县森林覆盖率仅为2.9%,土地沙化高达96%。如今,这里的6座万亩流动沙丘得到固定,其北部地区严重沙化面积减少30%以上。彰武县沙化土地面积已经下降到199.66万亩,占全县总面积的36.56%;林地面积由新中国成立前的18万亩增加至212万亩,森林覆盖率由2.9%增加到31.47%,把辽宁防沙治沙的第一道防线向北推移了13公里。在《大漠初心》中,这些数据变得具象,且让人感动。
从辽宁走向全国,作为央视重点推介作品,《大漠初心》在央视纪录频道进行4轮播出。同时,辽宁卫视及省内有关电视频道也在黄金时段播出。统计显示,该片在包括中央媒体所属新媒体平台在内的数十家网络媒体集中播放,播放量超过500万次。
中国评协副主席、中国摄协副主席李树峰表示,该片的选题非常好,并且以不同时期的治沙人物讲述这段历史的思路非常好,特别是它能够立足于具体的人,将其人生与治沙结合在一起,使得该片更为生动。
“因为拍的就是我们辽宁的事,作为辽宁人,自己特别自豪。”得知该片获得“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辽宁省农业科学院研究员、辽宁省沙地治理与利用研究所(辽宁省固沙造林研究所)原所长宋晓东特别高兴,“作为片中的主人公之一,拍摄时,自己更多是从所从事的研究进行叙述。但是,当看到这部纪录片时,一代代人身上的彰武精神让自己感动不已,这更是一种激励,也希望社会上有更多的人关注和参与生态建设。”
如今,彰武人依然坚守在防沙治沙的路上。侯贵和他的老伴李树媛依然忙碌着,剪树枝、开垄、种树。彰武县“科尔沁沙地歼灭战指挥部”团队正积极推进沙区生态环境改善。阜新市彰武草原生态恢复示范区管委会党工委委员、总畜牧师孙瑞芳说:“目前,我们已经实施了粮油单产提升、高标准农田建设、农田防护林网建设以及保护性耕作等一系列沙化耕地治理措施。同时,在巩固沙化土地治理成效的基础上,我们正积极发展特色种植、生态林果、文旅研学等绿色生态产业,不断完善自循环体系,探索生态产品价值转化路径。所有人都希望这片土地能结出更甜的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