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订阅
  • 无障碍浏览
  • 辽宁省林业和草原局 无障碍浏览
    您所在的位置 辽宁省林业和草原局> 首页 > 详情页

    彰武治沙精神是对第一代治沙人 守初心担使命的凝练与升华

    来源: 阜新日报             撰写时间:2020-01-07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李秀华

      为深挖彰武治沙的红色资源,更好传承独具地域特色的红色基因,2019年9月4日,市委下发了《中共阜新市委关于大力传承红色基因为阜新转型振兴提供强大精神动力的决定》,将“彰武治沙精神”概括为:矢志不移、永不退缩、默默无闻、甘于奉献。这既是对上世纪八十年代省林业厅下发的:“关于学习省固沙所干部科技人员艰苦创业精神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中提出的“四个学习他们”的凝练与升华,也是激发新时代党员干部守初心担使命,勇担当敢作为的精神动力。

      一、矢志不移——坚守初心永葆本色

      “矢志不移”意为发誓立志,决不改变,是一代代彰武治沙人发誓立志守望家园,为国为民造福的精神。面对肆虐的风沙,第一代治沙人肩负起为国为民造福、振兴中华林业之重任,响应“绿化祖国”之号召,为锁“黄龙”之首,矢志不移。

      1、坚定理想信念不动摇。“东北林业,是在帝俄、日伪严重破坏的废墟上发展起来的。当时,东北地区遭受掠夺式采伐,林相残破不堪,一无林业管理机构,二无固定林业职工,党和政府就是在这种非常困难的条件下开始恢复和建设林业的。那时,陈云、李富春、王首道等老同志都曾亲自领导林业工作,1948年8月,中共中央东北局做出‘关于统一加强林业工作的决定’,对3省林区选派了一批干部;建立了林业机构;组建了职工队伍。”根据中共中央东北局的《决定》辽西省林业局1951年派年过半百的工程师韩树堂来到章古台担任省立试验苗圃副主任,1952年4月,被派至彰武县筹建辽西省林业试验站,他带领几个青年人,同中国科学院沈阳林业土壤研究所合作,向着茫茫沙丘宣战,开始固沙造林。他们坚信共产党能领导我们推翻“三座大山”,赶走美帝国主义,也一定能征服肆虐的沙丘。“绝不能让解放了的农民再去逃荒,一定要根治科尔沁沙龙。”他们知重负重,攻坚克难,发誓立志,“不锁‘黄龙’誓不回”。“开站元勋”韩树棠立下誓言“我要和沙丘战斗到死!”老所长刘斌一生唯一一次向组织提出的请求,就是死也要埋在万亩松林之中,守护这片森林。新中国的第一代林业育苗专家王泽表示:“我要学小叶锦鸡儿,有一条根,也要深深地扎下去。”他们不仅立下豪言壮语,而且用实际行动践行为民造福的初心。

      2、面对困难挑战不退缩。东北人民政府、林业部、辽西省林业局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和英明决策下,为守望家园,保家卫国,成立固沙造林试验站。科技人员要资料没资料、要仪器没仪器、要住处没住处,有的只是3600亩流动沙丘。他们就在这块露天的实验室里,头顶蓝天、脚踏白沙、没有条件创造条件,坚持和风沙斗争。面对一次次挫折,他们发扬艰苦奋斗精神,用顽强的意志、聪明的智慧战黄沙,经历一次次失败,经过反反复复的试验,科技人员认为摸不透沙地自然规律、找不到适应沙地特性的植物、治不住肆虐的黄沙是不可能的。他们连续3年对沙丘移动规律、水文、气候状况先后进行了800多次观测,为固沙造林试验获得了大量第一手的材料。为选择适宜的固沙植物,1954年夏天,韩树棠和王泽冒着酷暑烈日,先后13次用双脚踏遍内蒙古东部和辽宁西部的大部分沙区,找到了适宜沙地不同区位生长的差巴嘎蒿、黄柳、锦鸡儿、胡枝子、紫穗槐等植物。科技人员充分利用固沙植物的生长规律和沙丘移动规律,采取“先固丘脚、分期治理、顺风推移、步步前进”的办法固沙,终于锁住了“黄龙”。这种固沙方法填补了我国灌木固沙史的空白,被国家林业局确认为典型治沙模式。

      第一代治沙人矢志不移,扎根沙漠,一干就是二、三十年,他们用“绿了章古台,白了少年头”的治沙实践,铸就“大漠风流”精神。正如《通知》所说,“学习他们,在艰苦环境中、艰难的工作条件下,像樟子松、黄柳那样,牢牢扎根于黄沙穷壤之中,不见异思迁,不为困难所吓倒,立志改造沙漠,创造生机的艰苦创业精神。”他们用坚定的理想信念坚守初心,用真挚的人民情怀滋养初心,用严谨的科研思维追寻初心,用务实的行动践行了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正是他们矢志不移精神的体现。

      二、永不退缩——坚守恒心持之以恒

      “永不退缩”意为任何困难无法阻挡前进的脚步,体现了百折不挠、顽强不屈的精神,是一代代治沙人面对挫折、失败敢于战天斗地,为锁“黄龙”持之以恒。

      1、尊重规律,大胆试验。“改造沙荒是一场艰苦卓绝的斗争”沙地植松,在造林史上是没有先例的。“有的专家”说:“按照自然演替规律,这里不是松树的分布区”,强烈反对。可试验站的同志说:“一切真知都源自实践。还没栽怎么能知道这里不长松树!”“应该让自然演替规律为我们服务,不能让它捆住手脚!”试验站的同志坚持试验,第一次栽油松苗2000棵。为保成活率,技术员李克住到离林地最近的农民家的小耳房里,自己埋锅造饭。他用手把被沙埋住的松苗一棵一棵扒出来。可是刚扒出来又埋上了,经过20多次,手指都磨破了,虽然战胜了风期,可是2000棵油松苗只活了2棵。虽然只活了2棵,也否定了沙丘根本不能栽松的说法。刘斌鼓励大家说:“不要人云亦云,试验站、试验站,我们就要试验。”

      2、利用规律,敢于创新。为寻找更好的固沙树种,1953年8月,韩树棠、谢浩然等,到海拉尔红花尔基樟子松天然林区考察,发现那里原始林区内土质和植被与章古台相似,樟子松自然下种,幼树、林木生育均良好。这次考察坚定了他们在章古台引种樟子松的决心和信心,于是刘斌带领全站职工,大胆创新,开始育苗试验。1955年,在章古台沙地上引种樟子松并试栽成功,营建了我国第一片樟子松引种固沙林。从此,拉开了樟子松沙地造林的序幕。章古台植树造林试验是研究所出技术,当地党组织动员群众出力,一起植树造林,他们对沙丘治理实行先防风沙,后造林;全面围攻,个个突破的办法,防治风刨沙压问题。造林得到了各方面的支持,正如当时人们所说:有党的领导,有群众积极参与,没有战胜不了的困难。20世纪60年代,“章古台固沙造林技术”被载入中国林业史册。也为后人留下了3.2万多亩的试验林,其中樟子松林2.3万亩,就是现在的“万亩松林”。正如《通知》所说:“学习他们,在科学事业上,挫折不气馁,失败不灰心,贵在坚持,成在韧劲,坚持不懈的探索精神。”他们用永不言弃的信念执着坚守,用锲而不舍的毅力执着追求,用坚韧不拔的干劲执着攻坚,开拓了前无古人的固沙造林事业,这正是他们永不退缩精神的体现。

      三、默默无闻——坚定信心笃信躬行

      默默无闻意指做事无声无息,无人知晓,做了好事不声张,不图名利,安安心心守本分,是一代代治沙人不求回报、笃信躬行的精神。

      第一代治沙人默默无闻的实例太多太多。韩树棠,当年开拓沙荒时,风餐露宿,呕心沥血,在各种荣誉和表彰面前销声匿迹;果树专家佟文学、孟庆全,森林生态专家焦树仁,森林气象专家黎承湘,育种专家高映环,混交林专家柳庆荣,林业机械专家李子江等,都一直在默默地为大漠涂抹着绿色,却不向名利伸手。有的即便遭到不公正待遇也依然默默无闻,辛勤工作。谢浩然,1958年被错定成右派,领导不再给他科研题目,但他仍默默给自己加担子,还要比过去干得更好,他只有一个信念,一个人的历史是黑还是红,要靠自己的行动去写,要由历史作证。他执着于祖国的固沙造林事业,一边劳动改造,一边笔耕不辍,期间撰写六、七篇总计十几万字的科技论文。1978年他被错划右派的问题得到彻底解决。正如《通知》所说:“学习他们,心怀大目标,坚信党领导,一时有坎坷、有艰险,不失望迷误,不计较个人恩怨得失,坚持奋进的忘我精神。”他们胸怀祖国志存高远,他们面对坎坷心如止水,他们计利国家无私忘我,这正是他们默默无闻精神的体现。

      四、甘于奉献——坚定忠心竭忠尽智

      甘于奉献意为自己心甘情愿,毫无保留地献出一片忠诚和所有才智,是一代代治沙人敢担当、勇作为的精神。1979年,林业部给辽宁省下达了开展“草沙地牧场防护林”课题研究任务,作为谙熟防护林学科的姜佩荣,虽然已经66岁,仍然毫不犹豫地承担下来,和助手周景荣一起,在阿尔乡白音花牧场2万亩的草原施展才华。1982年的寒冬,69岁的他整日整月在造林工地和大伙一起摸爬滚打,大家怕他吃不消,可他自己却不以为然地说,东汉马援70岁还挂甲出征,我比他小1岁,怎能临阵退缩?他白天与大家一起植树种草,晚上依然科研攻关,仅这3年他就撰写了《阜新地区发展林业与牧业关系的刍议》《白音花沙质草原植物群落与生态环境》等6篇总计5万余字的著述。并协助其他同志翻译与校正了一批国外林科论文。老人家73岁才退休。

      科研人员在治沙事业上夙兴夜寐、勇猛精进的同时,省固沙造林研究所两任书记、所长也在为科研人员提供最好的支持和帮助。

      刘斌,讲政治,顾大局,敢担当。大胆使用人才,让他们承担课题搞研究工作。1978年将正在遣送农村改造的“历史反革命分子”谢浩然派到昭盟敖汉旗开展固沙造林试验点工作;亲自到执法部门为章荷生同志摘掉“历史反革命分子”的帽子并晋升工程师;冒着政治风险三请曾在伪满吉林省林业厅任职的姜佩荣。他聚拢的这些固沙、造林、植物、森保等方面的林业专家都有一技之长,在科研工作中起到了独当一面的作用。

      白希军,一心为公,敢作敢为。1946年参加土改工作,曾任土改工作组组长、区长等职务。建国后曾任彰武县财粮科科长、工商科科长、财贸部部长、彰武农林水利局局长、彰武化肥厂党委书记、彰武农业局局长等职务。1979年9月调入省固沙造林研究所任党总支书记兼所长,他不辞辛苦,日夜兼程,积极稳妥地实施党对知识分子工作的方针政策,到所工作3年,就为工程师们建了600平方米的住宅,打了24个新写字台,购买了新台灯;还为南方籍的工程师办了特殊细粮手续;专为工程师家属吃农业粮特批了非农业户口等。他从不计较个人得失,秉承自己栽树让他人乘凉的心态,1982年6月主动提出让45岁懂业务的副所长朱德华任所长,自己专做党总支书记,1983年获得省林业厅批准。

      无论是科技人员还是领导干部,为国家的治沙事业,始终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始终任劳任怨,无怨无悔,有一分热发一分光,正如《通知》所说:“学习他们,不向名利伸手,不为个人得失费神,只为事业竭忠尽智的强烈事业心和责任感。”他们有强烈的爱国心和高度的集体荣誉感,始终把国家、集体利益放在第一位,始终以忘我的状态和无我的精神执着奉献,这正是他们甘于奉献精神的体现。

      彰武治沙精神形成于第一代治沙人防沙治沙用沙实践中,他们“矢志不移、永不退缩、默默无闻、甘于奉献”的精神,成为一代代治沙人的红色基因,激励、鼓舞后人,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群众进一步弘扬彰武治沙精神,使之成为鞭策阜新人民开创转型振兴新局面的强大动力。

      (作者:市委党校(市行政学院、市社会主义学院)党史党建教研室副主任、副教授)

     

    附件下载

    打印本页】 【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