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抗衰”:老松“不退休” 固沙护生态
本报记者 宋立君
10月14日,市科技局相关负责同志率队来到辽宁章古台沙地森林公园、辽宁省沙地治理与利用研究所考察调研,参观了园区最早引种的樟子松林区,详细了解了樟子松、彰武松的生长情况。
深秋10月,登临章古台防火瞭望塔,四野墨绿、松涛滚滚。微风拂过,松林低唱。“这片彰武松已经成林,和樟子松林浑然一体……”辽宁省沙地治理与利用研究所副所长张学利难掩欣喜地向记者介绍。
在这份欣喜背后,是一部樟子松林和科研人员顽强地“抗衰”之路——为阻沙挡风,1955年,省固沙造林研究所(现省沙地所)开始在彰武县章古台镇栽种樟子松,一张巨大的绿色地毯开始在这片沙地绵延伸展开来。时间来到1991年,在最早进行沙地引种的章古台出现了部分较大树龄的樟子松枯枝死亡现象,随后侵害波及全省,且连年发生、难以控制,辽西北三分之二以上的樟子松人工林均遭不同程度的危害。同时,吉林、黑龙江、山西、陕西等地也出现类似情况,对“三北”防护林工程及治沙工程建设构成极大威胁。
一场危及生态的“致命灾害”就这样无声袭来。科技人看在眼里,疼在心上。
市科技局始终高度重视与省沙地所的科技共建工作,每年在市本级科技经费中安排70万元支持科研平台建设,引导项目投入。2019年年初以来,省沙地所顺利通过辽宁省科研基地优化整合,获批辽宁省风沙地生态修复及改良利用重点实验室和辽宁省草食畜牧专业技术创新中心,R&D经费支出达到1404万元,承担辽宁省科技重大专项《辽西北生态系统恢复治理技术集成及生态产业发展示范》项目阜新地区任务,获得省重大专项及星创天地、科研仪器共享补助资金113万元。两个省级科研平台——辽宁省草食畜牧业技术创新中心、辽宁省风沙地生态修复及改良利用重点实验室,为樟子松的“抗衰”注入了科技清泉。
“30年来,我们先后投入20余名科研人员,累计投入科研经费400余万元,开展了樟子松人工林衰退病生态控制技术研究,在搞清了衰退的诱发、激化和促进因素及其作用机理的基础上,有的放矢地进行生态控制技术研究。”张学利介绍,我们以章古台为基地,以水量平衡和林分生长与健康为核心,以营林措施为重点,开展了樟子松人工林林分密度调控,林木冠高比例调控,林分结构调整,农林复合经营,施肥、中耕、切根、围封等立地调控措施,菌根制剂开发应用和樟子松人工林水分动态等多方面试验研究。
省固沙所成立近70年来,五代科研人员敢为人先,始终站在中国治沙领域的最前沿。一代代科技人没日没夜地工作在这片松林里,不断攻克一个个艰难课题——“三北”地区主要造林树种寄主主导性病害生态控制技术为“十五”国家攻关课题;樟子松寄主主导性病害群体结构御灾及动态经营管理为“十一五”国家攻关课题;沙地退化樟子松林人工促进恢复技术研究为“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专题。“樟子松枯死原因与防治技术”和“樟子松人工林衰退病生态控制技术研究”,分别于2002年和2012年获省政府科技进步二等奖。
在辽宁省沙地治理与利用研究所实验室的组培皿里,一个个1厘米高的彰武松嫩绿小芽已展现出蓬勃生机。窗外,彰武松松林茂密,满目苍翠,风过处送来阵阵松海涛声。
“如今,我们培育的彰武松遍布全国,是各地防风固沙的明星树种,还是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明星绿化树。”张学利自豪地说。1990年10月,省固沙所科研人员在彰武县章古台镇一片樟子松人工林中发现一棵赤松和油松的天然杂交种。为研究这棵宝贝独苗,科研人员整整奋斗了17年。2007年,彰武松通过省级林木良品审定。与樟子松相比,彰武松具有速生性、抗旱性、抗寒性和耐盐碱性,特别是无明显病虫害,不感染对樟子松造成严重危害的松枯梢病。2009年,彰武松获中国第二届沙产业博览会实用技术奖。为了表彰彰武为中国治沙作出的巨大贡献,学界将其命名为“彰武松”,彰武松是在樟子松基础上的又一次创新和突破。
在对樟子松人工林衰退病生态控制技术研究中,科研人员通过生态系统管理维持森林健康、通过生态控制技术治理衰退的成功案例,是对传统森林保护学的丰富和发展,填补了沙地人工林衰退病生态控制领域的空白。同时,对沙地樟子松人工林实行复合经营,可增强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是对既有治沙造林成果的完善和发展,在理论和实践上取得重大创新与突破。
在搞清樟子松人工林衰退机理,查明衰退的诱导、激化和促进因素的前提下,科研人员进行生态控制技术研究,研究出10项单项技术并进行了集成配套,建立了4种模式,改善了林分自身的结构和环境条件,提高了林分整体质量与抗性,达到持续控灾的目的。
科研人员还重新划分了樟子松人工林经营的龄级,以水量平衡和林分生长与健康为核心,提出不同林龄阶段适宜的林分密度,并纳入《辽宁省森林经营技术规程》指导生产。以樟子松枯梢病发病规律为依据,通过超常规人工整枝,人为降低林木的“物理年龄”,缓解水分养分供需矛盾,促进林木生长,增强树势。研发简便易行的“镀锌钉钉干”树木施肥技术,用于防控樟子松枯梢病,效果明显持久。
经过20余年的科研攻关,科技人员摸索出密度调控、结构调整、树种调整、复合经营等防控樟子松枯死的技术措施。在试验示范区内,已经建成了密度合理、结构优化、树种多样、功能持续稳定的人工防护林生态系统。项目取得的研究成果为“三北”地区逾千万亩樟子松人工林可持续经营提供了技术支撑,保证了樟子松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