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敬岩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支持辽西北防沙带沙化土地生态修复的建议》收悉,十分感谢您对辽西北沙化土地修复治理工作的关心和支持!现将您的建议答复如下:
一、保持三北防护林生态建设工程的连续性和长期性
我省三北工程于1978年与国家三北工程同时启动,工程建设从1978年开始到2050年结束,共73年,分为三个阶段八期工程,目前已完成五期工程建设。工程建设范围由一期的沈阳、朝阳、锦州、阜新、铁岭5个市18个县(市、区),增加到五期工程的沈阳、鞍山、抚顺、本溪、锦州、阜新、辽阳、铁岭、朝阳、葫芦岛10个市48个县(市、区)。
2020年6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和自然资源部印发了《全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总体规划(2021-2035年)》(以下简称《双重规划》),共规划九项重大工程,我省三北工程区只有9个县(市)纳入了《双重规划》,康平县、阜蒙县、彰武县、北票市、建平县5个县(市)被纳入了北方防沙带生态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从2021年开始,三北工程建设不再单独下达生产计划,而是按《双重规划》统一下达建设任务,我省三北工程建设受到一定影响。2023年,经过国家林草局积极争取,国家拟对《双重规划》范围进行调整,将未纳入《双重规划》的三北工程区非“双重”县纳入《双重规划》,保证了我省三北工程建设的连续性。
二、造林绿化补助标准呈逐年增加趋势
随着国家对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视及各级财力的不断增强,造林绿化补助标准呈现逐年增加趋势。三北工程建设投资标准已由1978年建设初期的人工造林2.2元/亩,提高到2022年起的人工造林950元/亩、封山育林100元/亩、退化林修复650元/亩。
辽西北的沈阳、锦州、阜新、铁岭、朝阳5市15个县(市、区)一直是三北工程建设重点地区,我们在建设任务和资金投入方面都给予了重点倾斜。三北五期工程(2011-2020年)期间,下达给辽西北5市15个县(市、区)建设任务625万亩(其中:人工造林321.55万亩、封山育林281.35万亩、退化林修复22.1万亩),占全省总任务的69.98%,投入中央预算内资金160635万元,占全省总投资的73.6%。
据统计,2021-2023年,下达给辽西北5市15个县(市、区)建设任务343.664万亩(其中人工造林96.481万亩、封山育林83.45万亩、退化林修复127.733万亩、飞播造林36万亩),占全省总任务的67.59%。
治理方式和投资结构逐渐转变,由过去的重造轻管的治理方式转变为优化林分结构,提高林分质量。针对由于树种选择不当、林龄老化、病虫害等原因导致的林木生长缓慢、防护效能低下,防护林退化现象,自2015年开始,开展了三北工程退化林修复工作,采用更替修复、择伐补植修复、抚育修复、渐进修复、封育修复和综合修复等修复方式,提高林分质量。截至目前,共实施退化林修复面积258.23万亩。
三、加强资源高效利用
(一)科学规划,以水定林治沙
2020年编制的《辽宁省三北六期工程规划》,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坚持以水定林、绿色发展、尊重自然、经济和社会规律、科学植树造林种草、稳步提升林草资源的总量和质量。
阜新市在科学用水方面,坚持“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严格执行水资源论证和取水许可审批制度,特别是2019年实施节水评价制度以来,通过计划用水、取水在线计量等手段,生产生活用水效率进一步提高。根据阜新水文局章古台地下水位观测站数据,该地区地下水位2018年以来逐年上升,水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得到初步遏制。下步将继续强化取水许可审批和监督管理,逐年恢复区域水资源承载能力。
(二)清洁能源光伏发电
阜新市规划建设风电、光伏发电等新能源发电项目都避让保护区、湿地、林地等生态敏感区域,将资源开发对生态的影响降到最低程度。目前,充分利用彰武县北部阿尔乡、冯家、章古台等沙化比较严重土地,因地制宜采用“光伏+治沙”模式,探索光伏板上发电、板下实施特色农作物种植,打造“辽宁光伏+生态产业大型综合示范基地”,持续巩固生态修复成果。按照《辽宁省2022年光伏发电示范项目建设方案》(辽发改能源﹝2022﹞330号),彰武县光伏示范建设项目,列入我省新能源重点项目,项目装机容量50万千瓦,于2023年底前开工,2024年底前投产。
下一步,将结合国土绿化试点示范项目、辽西北防风治沙固土三年攻坚行动、“绿满辽宁工程”等重点项目,落实省级防沙治沙规划。坚持以水定绿、宜林则林、宜草则草的原则,深入贯彻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的理念,坚持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持续推进我省三北工程建设,筑牢辽西北绿色生态屏障。
辽宁省林业和草原局
2023年5月23日